唐僧是金蝉子第十世,前九世去了哪里?
唐僧的前九世其实也都是取经人,但是他们为了考研唐僧就安排沙和尚在半路把唐僧吃了。为的就是唐僧最后一世能够顺利取到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在女儿国发生了什么(大体概括,50字以内)
唐僧十世为人,自认为活得精彩万分:谙于人伦,繁华阅尽!可来到女儿国,才感觉自己江郎才尽!
女儿国国王让国师邀请唐僧夜赏国宝,唐僧居然信以为真的去了。是因为唐僧十世为人的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吗?他难道不知道这夜赏国宝的潜台词是什么吗?还是因为唐僧在十世为人的历程中所经历的无效社交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下意识的就去了?抑或是出于教养与礼节,他只是不懂得该如何拒绝?还是他早就预知女王要说要做的一切,但是坚信自己的禅心与原则,不信会有什么样的美色、财帛与诱惑能让自己的凌云之志堕落?他冒昧的去见女儿国国王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吗?这会不会是唐僧因为目迷五色而犯下的大错?
其实大家都想多了,西凉女国是一个崇尚女权的王国,说请你夜赏国宝那只是酸文假醋、客客气气的一说,其实去不去的真的没啥区别!去是必须的,不去的话先绑了再说!一番拉拉扯扯,激烈肉搏,估计唐僧也受不了那个,所以就乖乖的去女王宫中夜赏国宝去了!
别说唐僧当时情急没辙,你看后来一伙西凉女兵为了防止唐僧师徒逃脱,干脆全副武装的把师徒几个包围了。那时候爷几个道士有时间商量对策,可是就这伙女兵,说又说不过,劝又劝不走,打又打不得,生生地把齐天大圣和天蓬元帅都整得没辙!
所以孙悟空就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那就全看师父的造化了!”
既然阅人无数的孙大圣都这么说,那就证明他对唐僧的自持力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的,但是孙悟空也很能看得开,心如磐石是可钦可佩的,重色轻佛也是情理之中的,接下来就要看唐僧的选择了。
御花园叙情那一段,唐僧面对女王的超级美艳甚至一度不敢睁眼,女王微笑着说:“你嘴上说四大皆空,却不敢睁开眼睛看我。你若睁开眼睛看我,我不信你会两眼空空!”
如果把这段真情告白仅仅定义为色诱那就太肤浅了,女王的意思是:“你可以忽略我的美貌,那可以不重要!但请你看看我的眼睛,那里刻着我的心跳,我对你是真的,真的那么好!你难道真的没有看到?!你不用说什么取经正道,我也不求什么天荒地老,只希望我们能够安安静静的对视几秒,好不好?”
所以唐僧没得选,只能按照女王说得办,没看两眼已是涔涔的冷汗!
确定过眼神,她遇见对的人,然而爱情不属于他们,她委身于他的是温存,他潜心向佛的是责任,所以短暂的对视过后,就是长久的离分。
都说唐僧是十世金蝉子转世,那么金蝉子究竟是什么人物?
金蝉子是一种菩提子,不是知了。
金蝉子菩提
孙悟空在真假美猴王时对如来说,生平只拜过师父【唐僧】一人。
正是孙悟空在灵山发现了,唐僧就是菩提祖师。
在这之后,孙悟空对唐僧的态度完全改变了。
唐僧是金蝉子的第十世,那前面九世分别是什么呢?
其实唐僧在之前的九世,也是和尚,也都去取经了,只不过在这九世中,都是他自己私自前去取经的,在行经流沙河的时候,被沙和尚吃了,只有第十次才去取得真经,也是第十次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着唐僧,才能够修成大业。
唐僧遇到的第一难是什么
第一难,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当时唐僧带着唐太宗所赠的两个侍卫,一匹白马行至双叉岭,却误入虎精洞穴。可怜两个侍卫,在精怪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最后被三个精怪合吃掉了。唐僧因为有太白金星的帮助,暂时脱险,那料未走远,两只老虎便咆哮而来,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一个猎户赶来解救了唐僧。这便是双叉岭遇三精的故事,许多人认为唐僧第一难就是这个。但其实并不是如此。
书中有言“金蝉遭贬第一难”,所以金蝉遭贬才是唐僧第一难。
金蝉是佛祖的二弟子,在书中所属,佛祖讲经之时,金蝉子未有认真听讲。如来因他不听佛经,认为他辱佛经,将他贬为凡人。
金蝉子落入凡尘,转世后,十世皆为善人,皆与佛法有缘,在第十世时,转世为唐僧。尚未出生连受几劫,后来还是机缘巧合转入佛门。因小时候的耳语目染,长大后唐僧也成为一代高僧。佛法造诣极高,佛祖认为时机已到,命观世音前去点化他,让他前来西天取经。所以向上追溯唐僧真正的第一难是金蝉遭贬,不是双叉岭遇三精。
本文链接:http://www.njcein.com.cn/yule/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