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 是2015年北大核心吗
解:(1)由扇形图和表格可知,c类占25%,a类占:100%-15%-25%-10%=50%a、b、c、d类各占50%,10%,25%,15%a、b、c、d类各户数100,20,50,30,总户数为200.记者石剑走访了200户农家。
(2)(3)由图表可知孩子带在身边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老年记者接受青年记者采访有感
7月2日《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报社一行四位记者提前来郑专访。回去后经济新闻采访部副主任丰舒潍先期发了个朋友圈,我知道对她对我的溢美之词是由衷言表,但我也清楚,没有好的工作环境,你再有抱负又能怎的?
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说过,一个好记者的产生也要有三要素:新闻土壤、领导识珠、敢于放手。
我真是幸运,在柴国庆执掌报社的十几年里,很多重大题材和新闻人物我可自由采写,直接上编前会。像为民请命的女人大代表姚秀荣、普通教师徐国立等平民人物典型都是我自由采写的,他们不仅登上头版头条,而且有的甚至引起全国的关注。
我对其他一些事情可以将就,但对稿子绝对较真。重要稿子我要直接交给总编室主任处理。三任总编室主任张国柱(退休老干部)、王爱军(现任社长)、李弘(现任总编辑)对我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
我退二线后总希望写篇告别新闻的收官之作。时任副总编王爱军给我提供了谢延信的线索,我首写的这个普通矿工典型2007年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的这篇文章被评为焦作市、河南省、中国城市党报三个一等奖,我的收官之作也成了我新闻事业的巅峰之作。我退二战后,刚刚到焦作晚报主持工作的副总编李弘就在该报给我开辟了专栏,这个以我名字开设的《少勇随笔》是《焦作日报》历史上的第一个个人专栏,我经营了两年,也圆了我一个年少时的作家梦。
天时、地利、人和。《焦作日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一个地市报的记者晋级正高职称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啊,可是我做到了,我以达到高级记者一倍的硬件让省高评委无可挑剔,1999年我晋升高级记者,至今18年了,我盼望焦作日报后继有人。
给我写微信的《焦作日报》经济采访部副主任叫丰舒潍,是我看着她成长起来的,在焦作日报经我手招进或者建议提拔的记者至少有十余人了吧,时任总编辑柴国庆对我的提议几乎从没拒绝,这是何等的知人善任?因为他知道我惜人才,没私心。如今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报社的中流砥柱,今年春节后,报社新老领导来看我,王爱军对我培养的、现在的报社骨干如数家珍,我深感欣慰。
附丰主任的微信朋友圈文:
昨日有幸赴思念果岭拜访老领导,一位我们早已视为亲人的长辈。大家趁机毫无压力地吃吃喝喝,玩玩转转,表示以后工作若都这样就好啦[偷笑]
老领导是我们的偶像。他对记者这个职业太喜欢了,怎么说呢,用无比热爱、把报道视作生命来说可能感觉官方些,但事实就是这样。他抓新闻一出手绝对快准稳,作品几乎都成了精品。离开工作岗位后,他多年被中央媒体约稿,一字一金,让我等晚辈望尘莫及。(他也教授我们很多写作东西,可总学不好,我因此也认定好记者是天生的[囧][傲慢]。)如今,老领导择景区洋房而居,又把这份热爱放到了生活中,认真回报因工作熬坏的身体。他坚持早中晚到户外散步,那些随手拍摄和分享的小景记录了他每日率性豁达的好心情。回到家里吧,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就是特色、品质、有格调,从一个果盘、一盆绿植,你都能看出有多用心。都说人退休了老的快,可老领导愣是把日子过得这般潇潇洒洒、令人艳羡,越活越年轻了,这种智慧和心境实在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为了向往的生活,为了不会特别后悔的人生,我们要加油,加油啦![奋斗][奋斗][奋斗]p
邓飞的获得荣誉
2014年3月11日,邓飞获达沃斯经济论坛“2014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3年12月,邓飞与李连杰、曹德旺等一起被评为2013“CCTV年度慈善人物”。
2013年10月,邓飞获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
2013年9月,邓飞获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安平公共传播基金联合发起的2013安平年度人物奖;
2013年1月,“让候鸟飞”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举办的2012中国慈善年会“慈善推动者”奖;
2013年1月,“免费午餐”获中国品牌传播联盟举办的2012年度公益贡献品牌奖;
2013年1月,邓飞入选南方都市报举办的“2012华语网络传媒榜之网络公民榜”;
2012年12月,邓飞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温暖中国身边好人奖;
2012年12月,邓飞获东方卫视、阳光媒体集团、《北京青年》周刊举办的青年创建人物奖;
2012年12月,邓飞获传媒梦工场举办的社会影响力-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公益类);
2012年12月,邓飞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举办的“2012北京榜样”提名人物;
2012年12月,邓飞获《小康》杂志社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2012年11月,邓飞获健康时报举办的健康中国2012年度公益榜样;
2012年11月,大病医保获健康时报举办的健康中国2012公益项目媒体推荐奖;
2012年11月, “免费午餐”获新周刊举办的“优化生活贡献榜”社会公益类大奖;
2011年12月30日,搜狐网等举办的搜狐微博年会,搜狐微博年度用户;
2011年12月28日,邓飞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搜狐网等举办的首届儿童慈善救助论坛“推动影响力——公民社会责任奖”;
2011年12月26日,邓飞获百度等举办的百度搜索风云榜“十大焦点人物”;
2011年12月19日,邓飞获中国国际商会等举办的2011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电视颁奖晚会,2011品牌中国公益年度人物奖;
2011年12月19日,邓飞获新华网、中国网等举办的寻找玉德人物网络投票“玉德人物奖”;
2011年12月18日,邓飞获网易等举办的2011年度公益领袖论坛“2011网易公益行动奖”;
2011年12月16日,邓飞获《京华时报》等举办的京华公益奖“年度优秀志愿者奖”;
2011年12月11日,邓飞获《南方都市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举办的“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颁奖典礼“公益人物奖”;
2011年12月11日,《时尚先生》杂志社举办的第八届时尚先生盛典,2011年时尚先生;
2011年12月11日,《南方都市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举办的“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颁奖典礼,邓飞获中国公益媒体联合推荐奖;
2011年12月9日,邓飞获《南方都市报·公益周刊》等举办的中国行业公众形象高峰论坛“慈善推动特别大奖”;
2011年12月9日,邓飞获《时代周报》等举办的《时代周报》三周年庆典,影响中国时代进程百人;
2011年12月6日,著名无线新媒体公司VIVA(维旺明)举办的“VivaMe维我”个性化阅读启动仪式,邓飞获2011年度最受手机网民关注公益人物;
2011年12月4日,邓飞获中央电视台“年度法治人物”;
2011年10月29日,邓飞获《新周刊》、中国杯帆船赛组委会等主办的蓝色经典·时代骑士获“中国爱”骑士称号;
2011年,邓飞获中国记协、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北京电视台记者节专题,优秀青年记者代表;
2011年,邓飞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
2011年1月8日,邓飞获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中国慈善年会“中国慈善推动者”称号;
2011年1月7日,邓飞获《南方都市报》、南都全媒体·南都网、奥一网等举办的2011华语网络传媒盛典“网络公民奖”;
2010年,邓飞获新浪微博年度记者;
2010年,邓飞获天涯社区2010年度记者;
2010年,邓飞获腾讯网华语传媒盛典2010年度记者;
2010年,邓飞获《时代周报》“影响中国时代进程100人”;
2010年,邓飞获《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
2010年,邓飞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
2008年,邓飞获天涯社区“2008年最受欢迎的媒体和记者”铜奖;
2008、2009、2010年,邓飞连续三年获腾讯网华语传媒盛典连续年度记者提名。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角色是谁?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和周恩来人物分析:
1、埃德加·斯诺
美国记者,1928年,斯诺作为记者来到中国,遍访30多个城市。1936年,由于时局变化,斯诺终于等到一个进入陕北苏区的机会,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见到了一批为革命理想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斯诺创作出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实文学作品。
2、毛泽东
为革命理想奋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也依然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精神。
3、周恩来
是一位温暖且充满人格魅力的共产党员,一直秉持着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这种信念。在陕北和毛泽东同心协力,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心系民族大局、坚持革命斗争,是抗日的中坚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剧情简介:
1936年,为寻找“东方魅力”的美国青年记者埃德加·斯诺(柯南·何裴饰),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使命感,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险深入到红色中国临时首都陕北小镇保安,采访了毛泽东(王鹏凯饰),以及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
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风采,不仅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信仰,还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把红色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并发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性预言。
范长江的范长江生平
[fàn cháng jiāng]
范长江 (杰出的新闻记者)
范长江(1909—1970),男,四川内江人。原名:希天。他是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徐滔的人物经历
徐滔,女,出生于1968年。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副主任,《法治进行时》栏目监制、主持人。
徐滔自1991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视台工作,先后在《北京您早》、《北京新闻》、《法治进行时》栏目从事记者、编辑、领导工作。
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全国第一个早间栏目《北京您早》节目的创办工作,第一年的新闻作品《传单诊所》即获中国新闻奖;另一部作品《跨世纪之路》较早的将特技手法用于新闻节目的制作中,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作品荣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
另外,在此期间,徐滔五次荣获了中国新闻奖,四次荣获了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三次荣获了全国社会治安好新闻评比的一等奖,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7年,徐滔当选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百佳。2002年,徐滔荣获了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同年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首都人民荣誉民警”的称号,这是北京市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6年当选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专家评出的 “25年25人”奖 ,再度成为北京台唯一一位获奖主持人。
本文链接:http://www.njcein.com.cn/yule/2221/